桑毛虫多在我国南方的树林中繁殖,常见于桑树或杨柳树干或枝叶上,在刮大风时,大批毒毛自虫体脱落飘散在各处,接触人体皮肤即能发生皮炎。发病季节为6~10月份,常有成批患者发病。一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暴露部位,如颈、肩部及四肢等处。毒毛接触皮肤后约10min到3h出现剧痒,继而有刺痛感。皮疹轻重不等,疏散分布,可分为三型皮损。(一)斑丘疹型为粟粒到绿豆大小的丘疹,淡红色或鲜红色,呈水肿性,中心有黑色或深红色针尖大小的瘀点。(二)丘疱疹型粟粒大丘疹位于水肿性红斑上,中心有针豆大小的疱疹,抓破有糜烂面,结密痂。(三)风团型少见,1~2cm大小,数不多。毒毛常常附着于内衣而引起泛发性皮疹,搔抓后可使毒毛陷入皮肤,痒痛难忍。有时毒毛侵入眼内,可引起结膜炎或角膜炎。桑毛虫皮炎能自愈,病程约1~2周。若反覆接触毒毛可拖延较长时间。二、实验室检查用透明胶纸粘取法可从皮损处检出毒毛。三、治疗用橡皮胶布或透明胶布去除刺入皮肤内的毒毛。局部消炎止痒,如外用炉甘石洗剂,白色洗剂,水疱糜烂处可用3%硼酸水湿敷,或外涂龙胆紫。皮损较多时可内服抗组胺药物或强的松。
TAG:
上一页:洛阳冬季里的鱼鳞病相对来说严重些
下一页:消鳞除屑鱼鳞病汽化导入是最佳选择
相关阅读
- 2022-04-27鼻子长痘痘是什么原因 思索鼻子长痘的因素
- 2022-04-18遗传过敏性皮炎病因是什么
- 2022-04-18过敏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有哪些
- 2022-04-18警惕桑毛虫皮炎1
- 2022-04-18菜农如何防皮炎
- 2022-04-18药物性皮炎是怎么发生的